第83章 奠基之石 (第1/4页)

加入书签

方霹喝了口茶,继续说道:“说完贞观一朝的君臣关系,接着说李世民的文治。他的文治一点也不逊色于他的武功。我挑知道的说一些吧。

在制度上,李世民继承和优化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和科举制度,开创了一台三院的监察体制,鼓励谏官对皇帝提出批评。贞观时期,谏官的地位和权力得到了大步提升。

隋朝的科举仍需要五品以上官员推荐,优秀的寒门子弟依然是入仕难。但到李世民时代,普通百姓可以投碟自荐。

投碟自荐就是不问出身,不问贫富,真正做到英雄不问出处。

贞观年间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。制举就是不定时间,不定类别的考试。具体考什么主要看李世民的需求。

比如,李世民今年觉得水利部缺乏人才,就下诏考水利专业;后年可能就考盾牌制造专业的。这叫制举。

常举就是固定时间和固定科目的考试。李世民在隋的基础上加了四科,共六科。

内容包括数学、天文历法、国政方针、法律、诗文、经义(左氏春秋等十多种经书)、策论等方面。后来又加了武举。

因此,唐朝开始陆续出现寒门状元,改变了以往士族门阀独霸仕途的局面。

可以说,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真正做到了为国家选拔人才,为寒门子弟开了一条新路。

但科举制度到了明朝的时候就发生了巨大改变。一是考试的内容变得极窄,只考朱熹的着作。凡是和朱熹思想不一致的,全部淘汰。

二是格式极其固化。考生写的文章必须要有八个部分,少一段都不行。而且每一段都有固定的格式。有些段落要求必须要有排比句、对偶句。

这种文章写出来后,粗一看确实很美观,读起来琅琅上口。但认真一看,大多是废话,全是为了凑够字数编出来的。善于玩文字游戏的,常常能中举。

贞观年间,由于科举考试的多样化,加上李世民大力发展官学,教育之风盛行。主管国家教育的最高机构叫做国子监。

贞观年间,国子监设置的课程主要有国子学、太学、四门学、律学、书学和算学;而到了明朝起,国子监只教朱熹学说。

应该说,社会越发展,分工就越多,教育的学科也应该越多。但到明朝之时,教育学科却越来越窄,连数学、法律等学科都没有了。怪哉!

在用人上,李世民真的是做到了不拘一格,敌对阵营的,草根阶层的,可用之人都用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仙古道神 假三国:天谕 异世搬运工 诸天之开局让江玉燕去搬砖 逃难太子,重返帝位 横推诸天从风云开始 浮生旅记 穿越到明朝利用现代科技制霸全球 三国:白毦陈到 我领海宽,战舰多亿点过分吗? 大明危局 集齐九大柱石,重启大秦复兴之路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天下局 开局迎娶四大美女,我要做皇帝 一刀倾情 宿敌外传二之东风雪铁龙 靠复制,带领帝国崛起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大乾九皇子